0434-93672765
当前位置:主页»荣誉资质»专业团队»

何平:在血与火中淬炼新华风范|kaiyun.com

文章出处:kaiyun.com 人气:发表时间:2023-09-19 07:51
本文摘要:尊敬的列位老向导、老前辈,同志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这里聚会会议,隆重纪念伟大抗美援朝战争,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致敬到场抗美援朝“最可爱的新华人”,从那波涛壮阔、彪炳千秋的特殊历程中罗致无穷气力,走好新时代的奋进之路。

kaiyun.com

尊敬的列位老向导、老前辈,同志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这里聚会会议,隆重纪念伟大抗美援朝战争,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致敬到场抗美援朝“最可爱的新华人”,从那波涛壮阔、彪炳千秋的特殊历程中罗致无穷气力,走好新时代的奋进之路。在10月23日召开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揭晓重要讲话,全面回首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庞大孝敬,深刻论述抗美援朝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价格值,精炼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启示,充实宣示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世界宁静的坚定刻意,极大地激励了全党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奋进,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奋斗。在此次纪念运动中,我社共有52位老同志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年事最大的已满百岁,最小的也年逾八旬。

70年前,风华正茂的你们,为了新生的共和国,为了中国人民的宁静幸福,为了世界宁静与正义事业,置生死于度外,洒热血于战场,在抗美援朝伟大胜利中作出了特殊孝敬,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华篇章。你们是党的新闻事情者的优秀代表,是新华人永远的自满!在此,我代表社党组和全社同志,向你们致以最高贵的敬意!图为新华通讯社社长、党组书记、总编辑何平给钱嗣杰同志发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温桂旭/摄)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此时现在,让我们重温那艰辛卓绝、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在那场伟大斗争中,面临武装到牙齿的世界头号强国,面临打抵家门口的侵略者,我们党和政府以特殊气魄和胆略发兵抗美援朝,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气力对比极其悬殊的条件下,以“钢少气多”战胜“钢多气少”,缔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让世界看到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欠好办的”!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奠基了新中国的大国职位,拼来了70年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在那场伟大斗争中,新华社先后派出和调任100多位记者编辑和事情人员战斗在朝鲜战场,组建了志愿军总分社,是海内唯一从志愿军总部到各兵团都有系统机构的新闻单元。在枪林弹雨、狼烟连天的战场上,新华人既是记者、也是战士,以笔作枪炮、以文为弹药,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

《谁是最可爱的人》《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伟大的战士邱少云》……新华社播发的新闻名篇脍炙人口,推出的英雄典型广为传诵,极大激励着前线战士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激励着中华后代齐心协力、建设家园。在那场伟大斗争中,共有近20万英雄后代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宁静,献出名贵生命,其中就有7位新华英烈。

让我们永远记着他们的名字:郭普民、高健飞、刘鸣、周斯杰、樊勋龙、马自亮、丁明。他们中有的体弱多病,原来被组织摆设留在海内,但却坚决要求奔赴朝鲜;有的牺牲时正在修改新闻稿件,鲜血与作品凝聚在一起;有的在停战协议刚刚签署后,倒在了硝烟尚未散去的战场,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历史不会忘记你们,祖国不会忘记你们,新华人将永远铭刻你们的英名与业绩!70年沧海桑田,70年历史巨变。今天,我国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的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景灼烁。今天,新华社正阔步走在加速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的新征程上。

抚今追昔,催人奋进。全社同志要继续和发扬先辈们的庆幸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守正创新,锐意进取、高昂有为,更好地推行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使命。——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我们要永葆对党忠诚、报效祖国的政治品格。抗美援朝战争是对新中国的一场生死大考,也是对新华社的一场严峻磨练。

kaiyun.com

是什么激励着新华人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就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就是为国献身的坚定信念。新华社是党的政治机关,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新形势下我们推行好职责使命,必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胸怀党和国家事情大局,在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奋斗中作出新华孝敬。

——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我们要厚植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深厚情怀。抗美援朝既是守卫国家,也是守卫人民。没有对人民的赤子情怀,就不行能有新华社记者从朝鲜战场发回的那一篇篇感人至深、流传至今的经典名篇。

党的新闻事情基本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气力在人民,我们必须始终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满腔热情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放歌,将新闻报道的“根”永远扎在人民中间。——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我们要发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朝鲜战场异常惨烈,面临血与火、生与死的磨练,新华人展现出向险而行、向死而生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新华社记者是不穿戎衣的战士。“那里有危险,那里就有新华社记者”,这就是新华社的庆幸传统,这就是新华人的红色气质。

我们要永远保持新华人的血性和风骨,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让“新华社记者”这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永远迸射醒目色泽。——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我们要铸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过硬本事。

通过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新中国站稳了脚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华人也在这场斗争中磨炼发展。我们深切明白了“退缩没有退路,敢战方能止战”的原理。今天,我们党正在团结领导人民举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作为党的新闻舆论事情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新华社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肩负着重要使命。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事,更好地为党和国家事情大局服务。

——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我们要保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抗美援朝报道是新华社第一次大规模境外报道,面临完全生疏的情况和从未有过的挑战,新华人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精彩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报道任务。

在推进事业生长的新征程上,我们还会遇到种种新的风险挑战,要始终保持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锐气,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的勇气,奋力开创事业生长的新局势。同志们,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铭刻庆幸是为了不停缔造新的辉煌。让我们越发精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焦点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发扬新华社庆幸传统,众志成城、团结奋斗,在加速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新征程上书写越发精彩篇章!(本文系2020年10月30日何平同志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新华社发表仪式上的讲话,作者为新华通讯社社长、党组书记、总编辑)责任编辑:贺艳花。


本文关键词:何平,在,血,与,火中,淬炼,新华,风范,kaiyun.com,kaiyun.com

本文来源:kaiyun.com-www.hexiehunan.com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资讯文章

Copyright © 2004-2023 www.hexiehunan.com. kaiyun.com科技 版权所有  http://www.hexiehunan.com  XML地图  开云Kaiyun.com(中国)官方网站